新闻中心
用心创造品质服务赢得价值
绝缘板特别是印制电路板用的覆铜板,其制造是一个精密且连续的工艺过程。核心目标是将增强材料与树脂系统完美结合,形成稳定、绝缘的基体,并为后续电路制作提供坚实的基础。其制造流程可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:

一、 前半程:胶液制备与上胶
这是决定绝缘板内在性能的关键准备阶段。
胶液配制
原料:将树脂、固化剂、溶剂以及可能的添加剂按严格比例混合。
目的:树脂是绝缘和粘接的核心;固化剂使其从液态变为固态;溶剂调节粘度利于浸润;添加剂则用于改善阻燃、耐热等特定性能。
关键控制:配比的精确性、混合的均匀度和胶液的粘度。
上胶与烘干
过程:将成卷的增强材料通过盛有胶液的浸渍槽,使其充分浸润,然后进入烘干隧道。
目的:烘干并非完全固化,而是蒸发掉溶剂,并使树脂反应到一种叫做 “B-阶段” 的预固化状态。此时材料半固化,仍具可塑性,便于层压。
产出物:经过此工序处理后的材料称为 “半固化片”。
二、 后半程:层压与固化
这是将半成品转化为坚固平整板材的成型阶段。
叠合
过程:根据成品厚度要求,将数张半固化片与铜箔叠放在一起。通常结构为:钢板 → 铜箔 → 半固化片 → 铜箔 → 钢板。
目的:构建出覆铜板的基本结构。
热压成型
过程:将叠合好的材料送入高温高压的层压机中。
目的:在高温下,半固化片中的树脂熔融流动,完全浸润并排出气泡;在高压下,各层被紧密压实;在精确控制的温度-时间曲线下,树脂发生交联反应,完全固化成为坚硬的固体。
关键控制:层压参数是核心机密,包括升温速率、压力曲线和固化时间,直接决定了板材的厚度均匀性、尺寸稳定性和电气性能。
三、 后处理与品控
后处理
裁切与修剪:将压合好的大板裁切成标准尺寸或客户要求的尺寸。
外观检验:检查表面是否存在划痕、凹坑、树脂点等瑕疵。
性能测试
对成品进行抽样测试,确保其符合规格。关键测试项包括:
耐压强度:验证其绝缘能力。
剥离强度:测试铜箔与基材的结合力。
耐浸焊性:检验其抵抗焊接高温的能力。
总结:
绝缘板的制造,本质上是将 “液态树脂” 通过 “浸润增强材料” 和 “高温高压固化” ,转变为 “固态绝缘基板” 的精密过程。每一个环节的精确控制,尤其是胶液配比和层压工艺,是保证产品性能一致、稳定可靠的根本。